国产在线公开视频,日本最新在线视频,一级肉体毛片视频免费看看 http://m.zaixiuxing.com 論文發表_專業職稱論文發表(免費審稿)-668發表論文網站 Sat, 03 Aug 2024 06:02:02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2 養殖論文參考文獻大全(精選100條) http://m.zaixiuxing.com/5641.html http://m.zaixiuxing.com/5641.html#respond Wed, 19 Jun 2024 02:08:27 +0000 http://m.zaixiuxing.com/?p=5641 導讀:這篇文章給大家推薦的是養殖論文參考文獻大全,都是最新近幾年的文獻,大約是近三年的。在養殖領域的探索之路上,每一步都充滿著挑戰與機遇。這些參考文獻,猶如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它們匯聚了眾多學者和專家的智慧與經驗。涵蓋了養殖技術、動物健康、環境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養殖論文參考文獻

養殖論文參考文獻大全

[1]喻亞麗,魯曉蓉,董立學,等.低鹽和淡水養殖模式下草魚肌肉營養和風味品質評價[J/OL].大連海洋大學學報:1-16

[2]趙立夫,劉傳福,曹建民.風險厭惡和信息獲取對養殖戶現代化經營理念的影響[J/OL].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0

[3]劉志強,梁桂珠,王皓,等.中國海藻養殖的碳匯及環境效益分析[J/OL].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1-14

[4]張振旺,李建強.四川省生豬養殖時空格局演變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2011—2021年面板數據[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11

[5]孔慧平.“糧改飼”背景下我國肉羊養殖成本效率變動及優化路徑研究[J/OL].飼料研究:1-11

[6]譚益國,鐘威,林軍,等.浮筏式貽貝養殖設施阻流效應的數值模擬[J/OL].水產學報:1-13

[7]劉金晶,劉靈芝.合作經營如何促進養殖戶數字技術采納?——以鴨RFID腳環、翅標為例[J/OL].農業技術經濟:1-22

[8]聶藝,盧鈺博,王旭明,等.煙臺芝罘灣貝、參單養和貝-參-魚復合養殖對環境的影響比較[J/OL].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1-12

[9]孫翔,黃秋蓉,董戰峰.海域養殖公共資源治理困境與制度創新——以中國最大天然蠔苗繁育基地欽州灣為例[J/OL].生態經濟:1-16

[10]李楠楠,陳廷貴,劉子飛.中國海水養殖貝類碳匯評估及交易機制研究[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10

[11]謝婷,王楓林,段勇杰,等.陸海轉運應激對兩種不同養殖模式下斑石鯛生理功能的影響[J/OL].水產學報:1-12

[12]史憲瑩,李猛,黃錚錚,等.養殖魚對養殖池內水動力影響的數值研究[J/OL].大連海洋大學學報:1-13

[13]李杰,胡向東,王玉斌.生豬養殖戶養殖效率分析——基于4省277戶養殖戶的調研[J].農業技術經濟,2019(08):29-39.

[14]魏艷驕,朱晶.乳制品進口對中國不同規模奶牛養殖效率的影響[J].資源科學,2019,41(08):1475-1487.

[15]趙俊偉,姜昊,陳永福,等.生豬規模養殖糞污治理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意愿轉化行為視角[J].自然資源學報,2019,34(08):1708-1719.

[16]黃洪龍,林位瑯,康建平,等.福建鮑幾種養殖模式淺析[J].漁業研究,2019,41(04):346-352.

[17]白曉文.淺談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J].畜禽業,2019,30(08):51.

[18]冉勇兵.種草養殖模式在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研究[J].獸醫導刊,2019(15):54.

[19]張茂倫,趙瑞瑩.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選擇適度規模養殖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306戶規模化養殖場(戶)的調查數據[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5):241-245.

[20]陳曉亮,魏曉博,羅嬌霞.基于資源價值流成本核算下生豬養殖生產效率的比較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9,35(16):40-44.

[21]于愛蘋.水產養殖信息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業工程技術,2024,44(08):60-61.

[22]朱紅陸,郝大春,朱家春.農村畜牧養殖技術推廣難的應對策略——以江蘇徐州為例[J].糧油與飼料科技,2024(01):148-150.

[23]孔慧平.“糧改飼”背景下我國肉羊養殖成本效率變動及優化路徑研究[J/OL].飼料研究:1-11

[24]梁晨,張華,周志剛,等.數字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進展與展望[J].中國農業信息,2024,36(01):56-67.

[25]譚益國,鐘威,林軍,等.浮筏式貽貝養殖設施阻流效應的數值模擬[J/OL].水產學報:1-13

[26]韋曉亮.桑蠶智慧化養殖技術探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4(03):175-177.

[27]劉金晶,劉靈芝.合作經營如何促進養殖戶數字技術采納?——以鴨RFID腳環、翅標為例[J/OL].農業技術經濟:1-22

[28]聶藝,盧鈺博,王旭明,等.煙臺芝罘灣貝、參單養和貝-參-魚復合養殖對環境的影響比較[J/OL].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1-12

[29]孫翔,黃秋蓉,董戰峰.海域養殖公共資源治理困境與制度創新——以中國最大天然蠔苗繁育基地欽州灣為例[J/OL].生態經濟:1-16

[30]姚建軍.畜牧業生態養殖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4(01):159-161.

[31]喬明.淡水養殖主要病害及防控措施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4(01):171-173.

[32]李亞群.水產養殖環境污染問題及其控制對策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4(01):174-176.

[33]張錦程.農村生豬養殖污染治理現狀及對策分析[J].畜牧業環境,2024(01):63-64.

[34]陳璐.生態養殖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畜牧業環境,2024(01):34-36.

[35]李楠楠,陳廷貴,劉子飛.中國海水養殖貝類碳匯評估及交易機制研究[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10

[36]馬曉娜,翟堂芳,吳子恒,等.國外養殖尾水排放要求對中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啟示[J].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24,39(02):337-348.

[37]謝婷,王楓林,段勇杰,等.陸海轉運應激對兩種不同養殖模式下斑石鯛生理功能的影響[J/OL].水產學報:1-12

[38]張杰麗.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污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措施[J].畜牧業環境,2023(21):34-35.

[39]嚴師節.影響肉羊養殖效益的關鍵因素[J].畜牧業環境,2023(21):115-116.

[40]史憲瑩,李猛,黃錚錚,等.養殖魚對養殖池內水動力影響的數值研究[J/OL].大連海洋大學學報:1-13

[41]郭芳芳,李楠,高云芳.水產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21(21):45-46.

[42]李杰,胡向東,王玉斌.生豬養殖戶養殖效率分析——基于4省277戶養殖戶的調研[J].農業技術經濟,2019(08):29-39.

[43]魏艷驕,朱晶.乳制品進口對中國不同規模奶牛養殖效率的影響[J].資源科學,2019,41(08):1475-1487.

[44]趙俊偉,姜昊,陳永福,等.生豬規模養殖糞污治理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意愿轉化行為視角[J].自然資源學報,2019,34(08):1708-1719.

[45]黃洪龍,林位瑯,康建平,等.福建鮑幾種養殖模式淺析[J].漁業研究,2019,41(04):346-352.

[46]白曉文.淺談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J].畜禽業,2019,30(08):51.

[47]冉勇兵.種草養殖模式在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研究[J].獸醫導刊,2019(15):54.

[48]張茂倫,趙瑞瑩.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選擇適度規模養殖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306戶規模化養殖場(戶)的調查數據[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5):241-245.

[49]陳曉亮,魏曉博,羅嬌霞.基于資源價值流成本核算下生豬養殖生產效率的比較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9,35(16):40-44.

[50]胡曾曾,于法穩,趙志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進展[J].生態經濟,2019,35(08):186-193.

 

養殖論文參考文獻怎么寫?

以下是一些撰寫養殖論文參考文獻的要點和建議:

1. 選擇權威來源:包括學術期刊、專業書籍、研究報告等。

2. 涵蓋廣泛領域:涉及養殖技術、動物營養學、疾病防控等。

3. 按照規范格式:遵循所在學術領域的引用格式要求。

4. 準確記錄信息:包括作者、題目、出版日期、出版社等。

5. 優先選擇近期文獻:以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6. 引用經典著作:對于重要的基礎理論有幫助。

7. 考慮國內外文獻:了解全球養殖領域的發展動態。

8. 確保文獻相關性:與論文的主題和研究問題緊密相關。

例如:

– [作者]. [題目].[出版年份]. [出版社].

– [作者 1], [作者 2], & [作者 3]. [題目].[期刊名], [卷號], [期號], [出版年份].

– [作者]. [題目].[網站名稱], [發布日期/訪問日期].

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養殖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

[1]楊文清,吳樣孫,鄭小明,等.江西省生豬養殖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江西農業,2019(14):56-57.

[2]王歡,喬娟,李秉龍.養殖戶參與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四省(市)生豬養殖戶的調查數據[J].中國農村觀察,2019(04):111-127.

[3]次仁羅布,次仁曲珍,旦增曲珍,等.論綠色養殖技術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J].畜禽業,2019,30(07):32.

[4]樊丙超.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現狀及其控制對策初探[J].農家參謀,2019(14):180.

[5]匡翠萍,董智超,顧杰,等.秦皇島筏式養殖對水動力和污染物輸運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7(07):967-975.

[6]孫振傈.蛋雞養殖規模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9,15(07):182.

[7]肖巖.生豬養殖技術要點[J].中國動物保健,2019,21(07):49-50.

[8]李桂葉.對劍川縣奶牛散養戶養殖現狀思考[J].中國奶牛,2019(07):64-69.

[9]張鳳海,錢正玉.新時期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13):136-137.

[10]何志剛,伍遠安,徐永福,等.野生與養殖黑斑蛙肌肉營養品質的比較分析[J].水產科學,2019,38(04):506-513.

[11]李華志.牛羊規模化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湖北畜牧獸醫,2019,40(07):39-40.

[12]趙朝步,鐘華配,李治培,等.基于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研究[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07):59-61.

[13]王書毅.水產養殖技術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吉林農業,2019(14):66-67.

[14]魁海剛,陳克蘭,李玉良,等.永靖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初探[J].畜牧獸醫雜志,2019,38(04):43-49.

[15]張茂倫.山東省肉羊養殖適度規模探究——基于山東省306戶規模化養殖場(戶)的調查數據[J].湖北農業科學,2019,58(13):91-96.

[16]張茂倫.山東省肉羊適度規模養殖分析——基于山東省17個地市的調查數據[J].現代農業科技,2019(13):193-195+199.

[17]徐永健.水產微環境養殖概念及技術內涵[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19,32(04):1-7.

[18]鄧濤.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及控制[J].吉林農業,2019(13):68.

[19]趙俊偉,陳永福,尹昌斌.生豬養殖糞污處理社會化服務的支付意愿與支付水平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4):90-97+173-174.

[20]唐芳.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13):131.

[21]楊登勤.基層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的防控措施研究[J].湖北農機化,2019(12):55.

[22]姬春燕,董雪艷.山東省肉羊養殖成本效益分析[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2):60-68.

[23]曾榮.肉牛養殖糞污處理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06):71.

[24]白文山.淺談肉牛規模養殖現狀及發展思路[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06):49.

[25]許媛媛.我國生豬規模養殖的成本效益與發展對策探討[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06):55.

[26]王珊珊.當前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模式[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06):21.

[27]蔣佳瑋.畜牧養殖中環境保護問題分析[J].南方農業,2019,13(18):167-168.

[28]楊麗琴.淺析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9,13(18):149-150.

[29]楊應蘭.淡水水產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思考[J].南方農業,2019,13(18):154-155.

[30]關弘弢,趙娟,簡生龍,等.《青海省養殖水域灘涂規劃》解讀[J].青海農林科技,2019(02):60-64.

[31]鄧蔚宏.新時期水產養殖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鄉村科技,2019(18):113-114.

[32]李華志.畜牧養殖的環保問題及應對措施[J].畜禽業,2019,30(06):52-53.

[33]阿衣吐爾汗·白克熱.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畜禽業,2019,30(06):42.

[34]劉玉香.北票市商品蛋雞養殖檔案的推廣措施[J].基層農技推廣,2019,7(06):104-105.

[35]唐金玉,覃寶利,葉建勇,等.江蘇泗陽青蝦養殖中期水體的理化環境和浮游植物[J].漁業現代化,2019,46(03):41-51.

[36]蔣楊,方翟,霍瑜.南疆肉羊養殖戶養殖技術需求的優先序分析[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9,31(02):107-116.

[37]胡紅坤.生豬養殖技術及養殖模式[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1):88-89.

[38]包彩玲.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對策分析[J].現代畜牧科技,2019(06):157-158.

[39]張麗,李亞妮.陵川縣蛋雞養殖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J].家禽科學,2019(06):50-52.

[40]王龍.大連海參養殖發展現狀及策略[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0):14-15.

[41]柳春福.水產生態養殖與新養殖模式發展戰略探究[J].農家參謀,2019(11):152.

[42]田雨.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5):166+179.

[43]侯永紅.信息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5):51-52.

[44]王裕玉,徐跑,聶志娟,等.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下養殖密度對吉富羅非魚生長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6(05):78-84+9-10.

[45]張明霞.淺析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有效對策[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05):48.

[46]鄧世杰.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有效推廣研究[J].今日畜牧獸醫,2019,35(05):72.

[47]惠新.池塘養殖需要生態工程[J].水產科技情報,2019,46(03):146.

[48]吳丹,江敏,吳昊,等.大棚養殖和露天養殖模式下不同生長階段凡納濱對蝦肌肉營養成分比較[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9,28(04):491-500.

[49]王建華,陶君穎,陳璐.養殖戶畜禽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方式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9,29(05):127-137.

[50]張林廣.北票市發展養殖合作社的有效途徑[J].基層農技推廣,2019,7(05):108-109.

 

結束語:

以上就是關于養殖論文參考文獻大全(精選100條)的所有內容,通過深入研究這些參考文獻。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養殖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汲取先進的養殖理念和實踐經驗。這些文獻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幫助我們洞察養殖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
http://m.zaixiuxing.com/5641.html/feed 0
養殖論文題目大全(精選100例) http://m.zaixiuxing.com/5638.html http://m.zaixiuxing.com/5638.html#respond Wed, 19 Jun 2024 01:49:53 +0000 http://m.zaixiuxing.com/?p=5638 導讀:今天為大家推薦關于養殖論文題目大全,題目新穎,非常適合大家選題使用,在當今社會,養殖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關乎著人們的生計,更與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本論文聚焦于養殖領域,旨在深入探討其中的關鍵問題和發展趨勢。

養殖論文題目

養殖論文題目大全

1、東北林蛙半人工養殖蝌蚪階段的養殖技術

2、南昌市畜禽養殖業污染減排研究

3、池塘工程化養殖系統養殖試驗

4、陽澄湖網圍養殖區水體營養鹽的時空變化與水質評價

5、海水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系統養殖羅非魚試驗

6、泥鰍池塘高效養殖試驗

7、克氏原螯蝦兩種稻田養殖模式的生物學比較研究

8、我國羅非魚養殖品種及養殖發展分析

9、稻田養殖牛蛙技術

10、東北林蛙全人工養殖養殖場的場地選擇和規劃

11、稻田養殖河蟹技術

12、網箱養殖加州鱸的技術

13、條斑紫菜養殖技術指要

14、論海水養殖的養殖容量

15、優化養殖模式 提升養殖效益

16、黃鱔成魚養殖技術要點

17、養殖場場長談成功養殖的八個方面

18、蓮池養殖水蛭技術

19、提高中華鱉養殖水平的途徑

20、加州鱸池塘養殖技術

21、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22、不同養殖模式龜鱉養殖效果的比較研究

23、肉雞墊料養殖、林下養殖模式比較分析

24、網箱養殖羅氏沼蝦試驗

25、1齡草魚健康養殖技術

26、肉羊的養殖現狀及養殖技術探討

27、鮑魚養殖籠在池塘海參養殖中的應用研究

28、珍珠鱉生態養殖技術

29、土元養殖在濱州加快發展

30、淡水龍蝦精細高產養殖技術

31、南美白對蝦高效生態養殖技術

32、池塘工業化養殖系統養殖試驗

33、白玉蝸牛養殖經驗

34、白對蝦三期養殖有妙招

35、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分析

36、不同養殖方式對皺紋盤鮑養殖效果及養殖水質的影響

37、雜色蛤規模化養殖技術

38、淺談水產養殖安全

39、黑鯛池塘養殖效益分析及其養殖前景

40、中國明對蝦工廠化養殖最佳養殖密度探索

41、溫室甲魚的無公害養殖和高效養殖技術研究

42、生態豬養殖技術的優勢及養殖模式

43、刺參池塘養殖技術

44、中華倒刺鲃池塘高效養殖試驗

45、利用大菱鲆養殖設施多茬養殖刺參技術

46、常見水產養殖品種的越冬管理

47、加州鱸魚工廠化養殖技術

48、刺參吊籠養殖試驗

49、金剛對蝦高位池分級養殖試驗

50、大蒜素在養殖業中的應用

 

養殖論文題目怎么寫?

以下是一些關于養殖論文題目的寫法建議:

1. 明確研究對象:確定你要研究的具體養殖物種,如雞、豬、魚等。

2. 突出研究重點:體現你論文的核心內容,例如養殖技術、疾病防控、飼料管理等。

3. 結合實際問題:關注當前養殖行業面臨的挑戰,如環境污染、市場波動等。

4. 考慮創新方向:探索新的養殖模式、技術或方法。

5. 遵循準確規范:使用準確的學術術語,避免歧義。

一些可能的題目示例:

1. 《XX 魚的生態養殖技術及其效益分析》

2. 《淺談豬養殖場的疾病預防與控制策略》

3. 《新型飼料對 XX 雞生長性能的影響研究》

4. 《綠色養殖:XX 物種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5. 《XX 養殖場的環境管理與資源利用優化》

6. 《探究現代養殖技術在提高 XX 動物產量中的應用》

7. 《XX 物種養殖的風險評估與應對措施》

8. 《飼料配方對 XX 動物肉質品質的影響》

9. 《基于大數據的 XX 養殖行業市場分析與預測》

10. 《智能化養殖系統在 XX 動物養殖中的應用》

 

養殖論文題目有哪些?

1、點籃子魚深海網箱養殖試驗

2、網箱健康養殖斑鱖成魚技術

3、間隔式蓄水養殖縊蟶試驗

4、小球藻在養殖水體內的生長特征及其影響作用

5、刺參蝦池養殖技術

6、青蝦-小龍蝦輪作養殖模式試驗

7、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

8、名特優水產養殖應具備八項條件

9、黃鱔人工養殖與繁殖要點

10、蛤蚧的養殖技術

11、補鈣在養殖池塘和河蟹養殖過程中作用

12、深水養殖花蛤研究與應用

13、東北林蛙蝌蚪養殖階段的水質管理技術

14、二段式養殖和溫室養殖龜鱉的效果對比

15、刺參養殖技術之二 刺參蝦池健康養殖技術

16、鰻魚養殖池中休息臺的裝置

17、浙南淺海魚類養殖概況及漁業統計的探討

18、水產行業大咖全面解讀水產養殖發展動向、前沿技術

19、大彈涂魚不同放養密度養殖試驗

20、淺談常州溧陽河蟹套青蝦養殖過程中的養殖管理

21、對蝦養殖生產的幾點建議與思考

22、水產養殖如何節省飼料

23、肉鴿養殖技術

24、海蜇池塘養殖技術

25、海水自動化循環養殖系統在養殖魚類生產中的應用

26、利用海水蝦塘養殖尾水養殖鹵蟲試驗

27、健康養殖新理念

28、牡蠣的生態養殖

29、泰國筍殼魚人工養殖技術

30、成蟹養殖幾個認識誤區及高產優質河蟹養殖技術關鍵

31、白斑狗魚養殖試驗

32、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關鍵技術

33、甲魚養殖人工孵化技術

34、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與傳統池塘養殖水質比較分析

35、水庫網箱養殖加州鱸魚技術

36、黃顙魚成魚池塘養殖技術

37、淡水生態高效養殖模式

38、池塘控溫生態養殖烏鱧技術探討

39、美蛙的養殖條件

40、日本的甲魚養殖

41、小龍蝦養殖關鍵環節的處理措施

42、淮安草魚養殖技術

43、日本對蝦養殖新模式

44、一種羅氏沼蝦養殖尾水減排養殖新技術

45、網箱養殖黃鱔技術

46、池塘養殖刺參技術

47、黃鱔的養殖方法

48、金魚網箱養殖技術要點

49、泥蚶高效養殖

50、結合網圍養殖 提高天然水面養殖效益

 

結束語:以上就是給大家推薦參考的養殖論文題目大全(精選100例),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以期為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建議。在撰寫本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將充分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力求為養殖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http://m.zaixiuxing.com/5638.html/feed 0
養殖論文(精選10篇) http://m.zaixiuxing.com/5635.html http://m.zaixiuxing.com/5635.html#respond Wed, 19 Jun 2024 01:02:47 +0000 http://m.zaixiuxing.com/?p=5635 導讀,今天給大家推薦關于養殖論文范文大全2000字-3000字左右,養殖行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食品供應、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本論文旨在深入探討養殖領域的相關問題。在當今社會,人們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養殖論文怎么寫,可以看看下面給大家的范文案例可以參考一下。

養殖論文

養殖論文范文 第1篇

題目:基于實時監測科技研發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基于實時監測科技研發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的構建與應用。通過整合現代信息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等手段,該系統能夠實現對臨海漁業養殖環境的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進而提高養殖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并降低養殖風險。本文詳細介紹了該系統的設計理念、關鍵技術及實踐應用效果,以期為臨海漁業養殖的智能化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實時監測;臨海漁業養殖;智能化管理

引 言: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海洋經濟的日益崛起,臨海漁業養殖作為海洋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實時監測技術的引入,為臨海漁業養殖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本文將重點探討一種基于實時監測科技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旨在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養殖業的整體效益。

一、系統設計與技術原理

(一)設計理念與目標

在構建基于實時監測科技研發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時,我們秉承了創新、實用、可持續的設計理念。這一理念旨在通過科技手段,對傳統漁業養殖進行現代化改造,以適應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和市場需求變化。

系統的設計目標主要聚焦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養殖效率,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為養殖者提供更加精準的管理決策支持,從而實現養殖過程的優化;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養殖環境中的水質、飼料等關鍵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減少浪費和污染;降低養殖風險,通過及時預警和異常處理機制,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保障養殖安全。

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在系統設計中注重了數據的采集、傳輸、處理和應用等各個環節的協同與整合。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實時采集養殖環境數據,再經由無線通信技術將數據及時傳輸至中央處理平臺,最后通過智能算法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挖掘,為養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二)關鍵技術介紹

在構建基于實時監測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中,我們運用了幾項關鍵技術來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高效性。

首先是傳感器技術,它是整個系統的基礎。我們選擇了高精度、耐用的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測水質、溫度、溶解氧等關鍵參數。這些傳感器不僅準確度高,而且響應速度快,能夠確保我們及時獲取養殖環境的實時數據。其次是數據傳輸技術。為了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我們采用了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這種技術具有傳輸速度快、穩定性強、抗干擾能力好等特點,可以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丟失或損壞的情況。最后是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這是整個系統的核心部分。我們運用了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度處理和分析。通過這些技術,我們可以從海量的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為養殖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例如,系統可以根據歷史數據和當前環境參數預測水質變化趨勢,從而及時調整養殖策略,保證魚類的健康生長。

二、系統實踐與應用效果

(一)系統部署與實施

在系統實踐階段,我們重點關注了系統的部署與實施過程。這一環節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系統后續的穩定運行與應用效果。為了確保系統的順利部署,我們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和準備工作。

我們選擇了合適的硬件設備,包括高性能的服務器、穩定可靠的網絡設備以及精準度高的傳感器等。這些設備的選型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和評估,以確保它們能夠滿足系統長時間穩定運行的需求。

在軟件方面,我們根據系統的實際需求,開發了用戶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流程。通過簡潔明了的界面設計,養殖人員可以輕松查看實時監測數據、接收預警信息以及進行必要的操作。同時,我們也為系統設計了完善的安全機制,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系統部署過程中,我們與養殖場的實際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協作。通過實地調研和訪談,我們充分了解了他們的需求和痛點,對系統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和調整。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使得系統更加貼近實際應用場景,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和滿意度。

(二)應用效果分析

自系統部署實施以來,我們對其應用效果進行了持續的跟蹤和分析。通過對比系統應用前后的數據,我們發現該系統在提升養殖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以及降低養殖風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養殖效率方面,系統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為養殖人員提供了精準的管理決策支持。養殖人員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和建議,及時調整養殖策略,使得魚類的生長環境更加適宜,從而提高了魚類的生長速度和產量。同時,系統還可以自動記錄和分析魚類的生長數據,為后續的養殖計劃提供有力依據。在資源配置方面,系統通過實時監測水質、飼料等關鍵資源的使用情況,幫助養殖人員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養殖人員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精確控制飼料的投放量和投放時間,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和過度投喂造成的污染。這不僅降低了養殖成本,還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降低養殖風險方面,系統通過實時監測和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養殖風險。當水質異常、魚類生病等突發情況發生時,系統會立即發出預警信息,提醒養殖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這種及時的預警和響應機制,有效降低了養殖過程中的風險和損失。

該系統在實踐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臨海漁業養殖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三、挑戰與展望

(一)面臨的主要挑戰

在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的實時監測技術應用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挑戰。其中,技術更新與迭代的快速性是一個顯著的問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監測技術和設備不斷涌現,這就要求我們的系統能夠持續地進行技術升級和兼容新設備,以保持其先進性和準確性。然而,頻繁的技術更新可能帶來系統的不穩定性和額外的維護成本。此外,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在海上環境中,數據傳輸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如天氣條件、海洋環境等,這可能導致數據傳輸的中斷或錯誤。同時,隨著網絡攻擊的增加,如何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性,防止數據被竊取或篡改,也是我們必須解決的難題。

另外,高精度傳感器的成本和維護問題也不容忽視。雖然高精度傳感器能夠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但其高昂的成本可能會增加整個系統的投入。同時,傳感器的維護和校準也需要專業技能和定期操作,這無疑增加了系統的運營難度和成本。

(二)未來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基于實時監測科技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將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不斷發展,系統將能夠更準確地分析預測養殖環境的變化,為養殖者提供更為精準的決策支持。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系統將實現更廣泛的設備連接和數據共享,從而提高整個養殖行業的協同效率和信息透明度。此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未來的系統也將更加注重環保和節能設計,推動臨海漁業養殖向綠色、生態、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結語:本文通過對基于實時監測科技研發的臨海漁業養殖項目系統的深入研究,展示了該系統在提升養殖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及降低風險方面的顯著優勢。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該系統有望在臨海漁業養殖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整個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東波.臨海農場利用存續資源發展生態養殖[J].農業裝備技術,2012,38(06):17.

[2]王東波,朱聯超.臨海“聯銀”漁業合作社打造養殖“聯結鏈”[J].漁業致富指南,2011,(23):5.

[3]王東波,戴慶春.江蘇臨海漁場多舉措推動名優魚示范基地建設[J].漁業致富指南,2011,(22):6.

 

養殖論文范文 第2篇

題目:豬、雞養殖疾病控制難點及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雞、豬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就我國目前雞、豬養殖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不論是養殖的規模還是養殖人員的數量,都有了較大的提升,雖然養殖業的發展為我國經濟效益的提高帶來了很大的積極影響,但是養殖業規模的擴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會推進細菌以及疾病的傳播和傳染,因此,有效控制豬、雞在養殖過程中的疾病傳播已經成為了雞豬養殖戶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根據分析豬雞養殖疾病控制的難點,提出了具體解決沖擊養殖疾病控制難點的舉措,以及達到推進我國養殖業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養殖疾病;控制難點;對策

一、引言

對豬、雞養殖業的疾病傳播進行控制對于推進豬、雞養殖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有了較大的改變,關于豬、雞的養殖水平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所以相關負責養殖的人員應該重視對于豬雞養殖疾病的控制,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受到雞、豬疾病而給人帶來巨大危害的例子并不在少數,比如2001年的非典,這就嚴重阻礙了我國以及世界的經濟發展,雞肉和豬肉為人們提供身體所需能量的同時,也會為人類帶來一些疾病,由于人類和動物之間身體的差異,一旦疾病傳染到人的體內,就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造成影響,所以相關負責人一定要注重雞,豬的防疫工作,并且對此進行及時的預防,以進一步推進雞、豬養殖業的有序發展。

二、豬、雞養殖疾病控制難點

2.1防疫較為困難

在疫情的防護方面,就我國目前雞、豬養殖戶所收集的信息來看,發現大多數疫情防護工作的問題出現在養殖戶往往不能按照科學合理的規定進行日常的防疫工作,養殖戶在進行豬的養殖時,根據相關規定,必須要對豬身上可能傳播和傳染的疫情,比如豬瘟等,進行檢查和防護,但是一些養殖戶由于養殖的數量較少,就忽略了對疫苗的接種,這種現象往往是由養殖戶的三種心理導致的,第一種是因為養殖的數量較少,而接種疫苗的過程較為繁瑣,二是接種疫苗往往會花費一定的成本,三是養殖戶存在著一定的僥幸心理,除此之外,一般養殖戶不能對關于疫情的信息進行及時的關注,在進行實際的養殖過程中也缺乏較為科學的專業知識來支撐,這就造成了疫情防護的難點。

2.2治療較為困難

對于疫情治療的難點主要集中在醫治的針對性較差,治療缺乏徹底性 ,解決方法較為單一等,一般養殖戶在進行疫情的治療時,大多是根據自身的經驗進行用藥的,這就是治療缺乏了科學性,一旦養殖處出現了疫情,養殖戶往往不會顧及疫情的類型,就盲目的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這種單一性較強的用藥方式,這往往會對疫情的治療造成阻礙,與此同時,由于對動物進行隔離回家的養殖戶投入的成本,養殖人員也就忽視了隔離的重要性,由于機容易感染的病毒較多,而且有著容易傳播容易反復的特點,但是由于養殖戶缺乏與之相關的科學知識,所以只對病情嚴重的機進行治療,而忽視了隔離的重要性。

2.3引種較為困難

除了防疫問題和治療問題給豬,雞養殖疾病控制帶來阻礙之外,引種的問題也會影響豬雞養殖過程中的疾病控制,養殖戶在進行豬、雞的影中工作中,往往將重點放在了產量上,由于對質量以及品種的忽視 ,在進行豬的養殖過程中就出現了養殖野豬等現象,由于缺乏對野豬具體情況的了解,野豬身上所攜帶的潛在病毒和疾病就會對豬的養殖帶來一定的風險。

2.4細菌性疾病控制難度高

在進行雞和豬的養殖過程中,為了防止這兩者身上的瘟疫造成大范圍的擴散和危害,而給養殖戶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就要對其采取一定的舉措,養殖戶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一般會給養殖過程中的雞和豬 注射大量的抗生素,這往往導致養殖過程中抗生素的過量使用,雖然養殖戶注射抗生素是為了減少疫情的發生,但是過量使用往往會造成與之相反的效果,科學的使用抗生素能夠有效的控制疾病,但是過量的使用抗生素往往會使病毒產生很強的抗藥性,一旦病毒產生強烈的抗藥性,就會影響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效果,更換其他的藥物進行治療,往往會進一步加大養殖戶的養殖成本,這勢必會導致養殖戶經濟的損失。

三、解決豬、雞養殖疾病控制難點的舉措

3.1進行專業疫情防護

養殖戶在進行防疫工作時,要選擇專業水平較高的防疫員來進行科學的疫情防護,嚴格遵守國家所做出的規定,對雞和豬等動物進行疫情防護,還要對雞和豬進行全面的疫苗接種工作,在進行接種時,要根據不同物種的生長情況和生長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接種,除此之外,由于基有著較為復雜的疾病特性,對其進行防疫工作時,還要根據不同的類型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對于疫苗的質量和種類,要進行科學嚴格的記錄,在進行實際的注射工作之前,還要對雞和豬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盡量避免注射過程中的皮下注射,以最大程度減少由于疫苗注射給雞和豬帶來的危害。

3.2進行科學治療

養殖戶還要加強治療的科學性,在進行藥物治療時,首先要對動物的疾病進行區分和辨別,在此基礎上使用針對性較強的藥物,以最大程度避免疾病的過度傳播,在治療的過程中,養殖戶還要對藥物的副作用進行透徹的了解,避免因為用藥而給動物帶來危害,一些藥物雖然能夠有效的治療疾病,但是由于較高的激素水平,長期使用就會對動物造成危害,影響動物的生長,所以一定要注重用藥的科學性,針對動物的疾病進行專藥專治,有效提高用藥的效率。

3.3加強引種的規范化

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減少外來品種的引入能夠有效減少疫情的傳播和疾病的爆發,所以在進行引種工作時,一定要注重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在對雞和豬進行養殖的過程中,其體內一般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寄生蟲和疾病,這些疾病大多是潛在的,不能被養殖戶所容易的識別,所以一旦引入外來品種,就會對養殖場地的環境造成造成影響,生長環境和養殖環境的變化往往就會進一步影響豬和雞的生長,從而加大其感染疾病的概率,在對豬和雞的疾病進行控制時,一定要選擇規范性較強的方法,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療的效率。

四、結束語

為了最大程度減少由于疫情傳播給雞和豬養殖戶帶來的經濟損失,負責養殖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提高雞和豬的養殖水準,對養殖場地的空間進行合理的布置,對養殖場所排出的廢物進行及時的處理,在養殖場內,增設一定的消毒設備,在具體的養殖過程中,養殖者一定要隨時關注雞和豬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立即采取專業的措施對其進行處理,最大程度減少疾病給自身帶來的經濟損失,加強養殖過程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有效減少細菌和疾病的傳播,加強養殖場內的衛生情況,在疾病容易爆發的春秋時節,在養殖場內進行有效的消毒和通風工作。

參考文獻:

[1]鄒小娟.豬、雞養殖疾病控制難點研究[J].鄉村科技,201×7(09):68.

[2]蔡芳干.豬、雞養殖疾病控制難點及對策[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4):82-83.

[3]魏沛,李夢媛.豬雞疾病難以治療的原因與控制策略[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10):82-83.

 

養殖論文范文 第3篇

題目:牛羊養殖中布病防治措施

摘要:隨著養殖業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各養殖戶對養殖投入的不斷增加,牛羊養殖數量較往年相比在逐漸上升,養殖密度也在不斷增加,各類流行性疾病的控制難度也有所增大,此類前提條件下,需要加強對于牛羊養殖過程中不病的預防以及控制,布病是牛羊養殖中危害性較大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其不僅會在牛羊中進行傳播,還可能傳播給人類,屬于人畜共患性疾病。因此,在牛羊養殖過程中加強對布病的預防不僅能夠保障牛羊的正常養殖,提升養殖經濟收益也是保障養殖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牛;羊;養殖;布病;防治措施

布病屬于牛羊生活過程中的傳染性疾病,又名波狀熱性疾病,一旦有牛羊患有此類病癥之后,會出現明顯的明顯的性欲下降,如感染疾病的牲畜為母畜,可能會導致其出現不孕或者流產等情況,公畜則會出現睪丸炎的癥狀,對于牲畜的健康生活生長都是非常不利的,也會給養殖人員以基本的日常飲食安全造成一定的隱患。因此,作為牛羊養殖戶需要加強對于牛羊養殖過程中或病的預防以及控制,提升牛羊養殖的健康質量。

1 布病特征概述

布魯氏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極為布病,牲畜以及人類均有可能出現該類感染情況而患病,屬于慢性傳染性疾病,布病感染之后生出的主要癥狀為生殖器官受損、生殖系統功能下降、性欲降低、不孕流產等,部分患牛患羊還會伴隨多器官發炎癥狀的表現則為睪丸炎癥狀,母畜則是懷孕流產或者未懷孕不孕等。布魯氏菌病的傳播途徑比較多,其中較為常見的主要為消化系統以及呼吸系統,另外還可能通過死胎、飲水、飲食等進行大范圍的傳染,對于多種生物均會造成嚴重的威脅,極易出現大范圍傳播的情況。

2 布病防治工作中的不足

2.1 檢疫制度不完善

布病檢測制度不完善是當前布病防控中需要首要重視的問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地區雖有牛羊養殖工作的開展,但是并未能完善相關檢疫管理制度,導致牛羊在實際流通過程中出現布病傳播的情況,相關衛生組織部門對于檢疫制度的完善意識也比較薄弱,部分養殖戶存在逃避檢驗工作開展的情況,更有甚者會將已經患病的牛羊流入刀售賣通道中進行販賣,導致出現大范圍的安全隱患,還有一部分養殖戶在牛羊養殖中忽略了布病疫苗的接種工作,未能定時對牛羊進行接種,導致牛羊本身對于布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后續的工作也難以達到有效的開展[1]。

2.2 對患病牛羊不重視

眾多養殖戶在對牛羊進行檢測時也未能及時認識到布魯氏菌病患病的危害,盡管檢測結果呈現陽性,但是仍然未能重視此類問題,未及時對其進行無公害處理或者隔離養殖,導致其在大群中繼續活動,出現其他牛羊染病的情況,增加了牛羊養殖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風險,同時也促進了該類疾病大范圍傳播[2]。

2.3 政府監管不到位

各地政府雖然對牛羊養殖中的布病補貼起草了一定的政策并進行了相應的推廣,但是仍然有些縣級政府自身的經濟水平較為困難,無法完全對為所有養殖戶進行布病捕殺后的經濟補貼。因此,導致部分縣政府對于相關疾病的捕殺以及無公害化處理的工作開展也不夠積極,養殖戶也無法按照真實的情況進行布病的處理配合,而養殖戶自身不愿意承受布病患病后導致出現的經濟損失,可能會有養殖戶會將已患病的牛羊放到市場上售賣,導致出現病菌流入市場的情況,增加一病不病的傳播范圍,加大其控制難度[3]。

3 布病防治措施

3.1 完善檢疫制度

相關農業以及防御管理部門需要完善對于其所負責地區的牛羊養殖情況的掌握,加強對于各類養殖戶內牛羊養殖的血清檢測,尤其是疾病的高發月份需要適當增加檢測次數,在實際飼養之前需確保所有牛羊均符合檢疫檢測要求,無任何病菌攜帶方可進行飼養,所有新生的牛羊均需要對母畜進行檢測,以避免小羊自出生起便存在布病病毒攜帶的情況,養殖戶需要每年春季及秋季安排為其牛羊進行疫苗的接種,以提升牛羊自身對于布病的抵抗能力,針對此問題需要重點重視,需要控制好疫苗的注射量以及注射時間,一個月內不可進行兩次的疫苗注射[4]。

3.2 對患病牛羊及時處理

如牛羊檢疫過程中發現其布病檢測結果為陽性,需要及時將其進行隔離并無公害化處理,剩余其余養殖也需要進行隔離觀察,如患病較輕的不病牛羊可以找專業的獸醫為其進行治療,治療好轉之后仍然需要進行隔離觀察處理,確保其無病復發情況,且無病病菌攜帶,方可混入大群后繼續飼養,如牛羊患病較為嚴重,需要進行無公害化處理,切不可將其流入到市場避免疾病的進一步傳播。

3.3 政府加大管理力度

各級政府以及領導部門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對所轄區內養殖戶牛羊的疾病檢測情況進行統計,如存在檢疫不合格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處理,切不可循私舞,必須將所有的處理及檢測結果上報至防疫部門,已經檢測中患病的布病牛羊需要嚴格按照其患病程度進行針對性處理,如已經進行捕殺需要對養豬戶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如財政資金不充裕,可向上級相關部門進行報備,且不可貪污克扣養殖戶的補貼款,牛羊在接受免疫治療時起所有產生的免疫費用均當由當地政府進行承擔。

結束語

綜上可知,牛羊布病是其養殖過程中對其生生命安全產生危害的主要性疾病,牛羊養殖戶在進行養殖時需要加強對于牛羊布病的防治意識,認識到牛羊布病的發病原因以及危害,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有效的預防以及處理,各級政府需要加強對于牛羊布病處理后的財掙補貼,以幫助牛羊養殖戶解決其牛羊無公害處理的后顧之憂,從根本上提升養殖戶對于布病的防治重視以及配合。

參考文獻:

[1]曹寬仁. 牛羊養殖業者謹防布魯氏菌病[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1s9, 507(03):56-56.

[2]羅鵬飛, 張琦. 新疆阿勒泰地區牛羊布魯氏菌病流行特點分析[J]. 草食家畜, 202×0, No.201(02):55-61.

[3]王宏. 論牛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生情況和綜合防治[J]. 獸醫導刊, 201×9, 000(012):93.

[4]齊瑤, 宋旭東. 牛羊布魯菌病的流行病學,診斷與防控研究進展[J]. 農家參謀, 2×019, No.639(23):116-116.

 

養殖論文范文 第4篇

題目:水產健康養殖理念與發展探究

摘要:水產健康養殖理念發展目前是水產養殖業中比較推崇的一種模式,就是以優質的養殖環境,培養出高質量的水產品。但是,在眾多養殖群體中,還是有小部分養殖戶為了追求養殖規模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對養殖環境不夠重視,使得水產品的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我們應加大宣傳與推廣水產品健康養殖理念,促進水產業綠色、健康蓬勃發展。

關鍵詞:水產;健康養殖理念;發展

一、水產健康養殖的內涵

水產健康養殖是涵蓋生物工程、水產養殖、現代生物學、病害預防和治理等技術理論,其中以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為先導,主要通過優質餌料和清潔環境進行的一種合理搭配養殖模式。從更廣義角度來說,此理念可視為養殖系統和養殖行為的整體健康性。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養殖者要根據水產生物的自身生長特性選擇適合的養殖環境,精心管理并優化整個養殖過程,養殖期間可通過人為可控系統來調節生態環境的合理性,即保護了生態環境又保證了養殖效益。

二、我國水產養殖現狀

1、水產總產值與總面積有所下降

水產養殖是通過人為可控下,進行的繁殖、培育以及收獲水生動植物的一種生產活動。是指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在到養成這一過程。從廣義上講也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據數據統計我國2019年海水水產養殖總產值為3542.03億元,同比降低了0.8%;淡水水產養殖的總產值為5849.6億元,同比降低0.5%。2019年不僅總產值在下降,養殖面積和2018年相比也有所下降(2019年海產總面積201.37公頃,下降1.4%;水產總面積511.67萬公頃,下降0.6%)。隨著環境改善也來越來越受重視,為減少環境污染,對水產養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我國水產面積一直在銳減,也給水產養殖者帶來不小壓力,因此環境因素也是影響水產養殖發展的關鍵,只有大力發展水產健康養殖,才能保障水產養殖業的正常發展。

2、水產養殖病害多發

病害是影響水產養殖發展與繁殖的重要原因,不僅使經濟收入銳減也影響了水產的質量問題,給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威脅。水產養殖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病害,有些病害爆發速度非常之快,最快時一池塘魚在一天內可以全都病亡,由此可見,病害對水產威脅之重。據行業現狀統計,我國水產目前每年受病害威脅損失高達60億。這些損失也包含一些養殖戶因用藥不規范導致的損失,從而也引發了質量安全問題。

三、發展具體措施

1、加強健康養殖理念宣傳

各級部門應制定出相應的政策,并著力推廣宣傳水產健康養殖理念,只有把養殖技術落實好,才能更好的促進生態環境和水產養殖的共同發展。水產主管部門可以與技術推廣、科研單位、養殖企業、養殖戶代表定期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理念宣傳與技術培訓座談會,以此讓養殖企業與養殖戶增加對水產品健康養殖的正確認識,同時也要加強健康養殖技術的培訓力度。企業與養殖戶代表將所學內容普及到下面養殖戶中,并提供技術方面的幫扶,以此提高健康養殖理念宣傳與技術普及的效果。

2、改善養殖條件

引導養殖企業與養殖戶對現有的環境不達標,淤積嚴重并老化的養殖場所進行標準化改造,按照國家規定環保標準進行改造升級。改造時要把養殖水體保護好,以免受到農藥殘留物污染。科學規范使用化學藥物,減少養殖水體中的污染。

3、選購優質魚苗

優質魚苗是發展水產品健康養殖的基礎條件之一。通過苗種選育,篩選出具有抗病力強、飼養周期短、增長速度快、餌料系數低、對環境耐受力高的品種,不僅可以降低發病率還能提高經濟效益。

4、優化養殖生產布局

對水產養殖容量進行評估,科學的評價水域灘涂承載能力,確定合理的養殖容量。確定河流、湖泊、水庫以及近海等公共自然水域養殖密度和規模,對超過水域灘涂承載能力的區域養殖總量進行調減。公共自然水域投餌養殖也應科學調減,鼓勵發展不投餌的生態養殖方法。

5、拓展養殖空間

推薦使用稻漁綜合種養方式,稻田綜合效益可以有效提高,并可實現提質增效、穩糧促漁。沿海地區要探索海水增養殖可持續發展新模式,開展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合理布局人工魚礁,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加強珍稀生物物種保護,加快休閑漁業發展。也應加強鹽堿水域資源的開發利用,針對鹽堿水探索出一條養殖道路。

6、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

創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有效推廣生態防控、疫苗免疫措施,加大推進水產病害藥量減少活動。推行配合飼料取代冰鮮幼雜魚行動,嚴格禁止冰鮮雜魚等直接投喂。推動用水與養水相結合,對不適合養殖的區域可以進行階段性修養。實行養殖品種與區域輪作,以此降低傳統養殖區對水域灘涂利用強度。鼓勵在非禁養區發展不投餌濾食性、草食性魚類等增養殖,實現以漁控草、以漁凈水、以漁抑藻,科學制定苗種投放和捕撈計劃并嚴格按計劃執行,并根據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變更年度計劃。

四、水產健康養殖發展模式

可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有效利用利益聯結機制,以此推動養殖、深加工、產品流通、休閑服務等一二三產業進行相互融合、協調發展。積極發展水產品深加工技術,支持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提升水產品出水到餐桌的時間,并引導消費者從鮮活水產品到便捷的加工產品消費轉變。快速推動傳統水產養殖場到生態化、休閑化新型養殖場這一過程的轉變,利用漁場現有資源發展觀光漁業。對于有條件的地區、或者經濟落后的地區,都可以利用當地現有資源,發展富有當地特色的水產養殖產業,還可以幫扶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促進其經濟收入。實施打造水產養殖品牌戰略,培育出全國或者地區間富有特色的品牌,鼓勵使用互聯網營銷方式,引領當地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丹薇.水產養殖中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農村經濟與科技,20s18,29(10)

[2]王黎穎. 小球藻對水產養殖廢水的凈化及響應[D].天津科技大學,2×018

[3]趙銘武,水產健康養殖理念的研究[J].腐植酸,201×9(06)

 

養殖論文范文 第5篇

題目:運用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提升畜牧養殖效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人們對日常飲食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尤其在食品安全方面不斷的重視。選擇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正在逐漸的成為當今社會人們對飲食消費的新觀念。本文主要分析現階段綠色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和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一些養殖戶對綠色養殖技術的水平及其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推廣的一些相關疑難問題的進一步解決,加大對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宣傳,提升綠色畜牧業養殖效益。

關鍵詞:綠色畜牧業;技術;效益;措施

近些年來,我國畜牧業養殖的規模在逐漸提高,在社會發展的趨勢下,規模化養殖已經逐漸轉變為畜牧業養殖的主要力量,對于養殖業的發展來說,規模化的養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大規模的畜牧業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且污染物的排放在不斷增加,為地區環境帶來嚴重危害,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采取相關措施,將會對其它產業帶來一定的危害,與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違背。并且經過調查發現,一些養殖企業只在一味的追求企業經濟效益,對畜牧養殖對象進行無節制的使用激素類藥物促進生長,導致藥物殘留在畜禽類體內,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構成嚴重的食品安全等問題。所以,當前我們要加大對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研究及推廣,逐漸的改變現有的畜牧養殖方式,實現我國向綠色畜牧業養殖的發展。

一、我國當前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很多養殖戶的綠色畜牧業養殖知識和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依據我國當前的畜牧業發展情況和發展趨勢來看,畜牧業養殖的營收效益非常可觀,畜牧業養殖發展的越來越多,全國的畜禽類數量在逐年的增長。畜禽類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養殖戶的文化基礎差,養殖過程中還是以傳統方法進行養殖。這就導致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守舊思想致使養殖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在該地區的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扶持力度和技術推廣指導力度不足,使這些養殖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綠色畜牧業養殖的重要性。導致畜牧業相關養殖成效不明顯或出現虧損等現象。

在我國的一些地區綠色畜牧業技術的相應推廣力度不足,急需有效的加強和提高,讓養殖戶能夠真正的運用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來提高自身的養殖效益。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當前部分地區政府及其各部門對相關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重視程度和該地區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以及技術推廣落實的成效性等問題,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受地緣因素和福利待遇問題的影響,導致一些專業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人員不愿去該地區進行工作,并且這些地區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有限,會導致工作人員出現力不從心的思想。在地區工作中進行推廣新技術的基層人員稀缺,尤其是高技術人才更是極為稀少,這就導致該地區對新技術的適應能力不足,對綠色畜牧業養殖的發展帶來阻力。

二、加強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管理、宣傳及推廣

1.加強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相關管理體制

在畜牧業的養殖過程中,要著重加強對畜牧業養殖技術的相關管理工作,運用合理的科學知識和技術進行畜牧業養殖管理。在有效的畜牧業養殖管理過程中,確保畜禽類在生長過程中擁有一個良好的空間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舒適的生長,這樣能夠提高畜禽類的生長速度,減少疫情發生,提高畜牧業的生產能力,為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其次,要利用綠色畜牧業養殖相關的先進技術,提高畜禽類的產品質量,實現真正的綠色產品。再次,在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上,地方政府也要加強綠色畜牧業的技術監管和扶持力度,并且組建相應的管理隊伍,積極的進行綠色畜牧業技術推廣和教育,加大投入綠色畜牧業技術的人力和物力。

2.加強綠色畜牧業養殖的宣傳

與傳統畜牧業養殖技術相對比,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屬于新型的技術含量很高養殖技術。就目前來看,新型的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使用對其經濟價值的提高就有顯著的成果,并且已經被業內外人士所認可。綠色畜牧業養殖的新型技術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綠色肉蛋類等的需求,同時也被很多食品類行業所接納,對其進行深加工,實行產、售、銷一條龍的生產鏈。在這種情況下,要確實做好綠色畜牧業養殖的知識推廣與宣傳工作,并且需要地方政府有關部門開展相關的示范和培訓等活動,讓廣大養殖戶真正的明確綠色畜牧業養殖的具體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在實踐中得到及時應用。

3.加強綠色畜牧業技術的信息推廣

鑒于當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新媒體的涌現,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知識課通過廣播、電視、電腦、手機等的方式進行相關知識的推廣與宣傳。尤其是近年來智能手機的出現和普及,信息傳播的速度進一步提升,養殖戶可通過手機進行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知識的學習,推廣部門應該抓住這一平臺,開發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的相關軟件app,通過該平臺進行技術群發或定時更新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等諸多關于此類信息。并且再結合一些養殖戶出現的問題,進行系統講解,并進行上門服務。從而提高養殖戶對綠色畜牧業養殖的積極性,提高綠色畜牧業養殖的技術及其應用范圍。

4.加強綠色飼料的使用管理

在畜牧業養殖的過程中,離不開綠色飼料的供給,在制作綠色飼料過程中要嚴格把關,確保綠色飼料符合相關技術要求,制作出科學的飼料配比,確保畜牧安全健康食用,在綠色飼料的使用前期階段,要采取定量添放,切記不能隨意添加,盲目過量添加飼喂,具體使用量要根據飼料的具體特點及其畜禽類的生長發育階段的特點進行科學的確認,然后再進行飼料確定使用量。

三、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不斷重視,綠色畜牧業養殖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優質畜牧產品,我們要合理的運用綠色畜牧業養殖技術,促進健康的綠色畜牧養殖的發展,提升畜牧養殖效益。

 

養殖論文范文 第6篇

題目: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模式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農業發展迅速,對畜禽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肉類和蛋類產量已達改革開放前產量的3倍以上,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由于當時人們的環境意識比較薄弱,肆意排放畜禽廢物,而且畜禽養殖業相關規章制度也不完善,導致畜禽養殖環境問題成為了畜牧業迅猛發展的代價。

關鍵詞: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模式

1 重要性

畜禽養殖業已經成為農業經濟的主體,在畜禽養殖業給經濟發展帶來正面效益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畜禽養殖業而言,對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具有明顯體現的是在水環境方面。由于處理技術需要一定的處理成本,因此,大多數養殖戶針對養殖糞便水進行直接排放。對于這些水來講,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進而里面含有一定的污染物。其中具有一些不溶解物質,被排放在水中進而出現一些懸浮物,同時降低了實際的透明度。另外,在污水中還含有磷和氮,對水質具有重要的影響,最終產生水質富營養化。近年的污染普查國控監測動態更新數據顯示,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國污染物排放總量中的占比有所上升。畜禽養殖污水已成為與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一樣的污染源,其污染負荷甚至超過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總和,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破壞了區域生態環境,以及地表水體和地下水水質安全。畜禽養殖污水帶來的環境危害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7年,國務院在《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基礎上繼續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通過普查,掌握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主要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和環境統計平臺。針對性地提出不同污染源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方案,對于我國生態文明的建設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2 優化措施分析

2.1 養分平衡原理

畜禽糞便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N,P,K等。畜禽糞便堆肥后主要用于耕地消納或土地修復處理,基于農田種植的養分輸出和畜禽糞便的養分輸入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分析氮平衡來評估區域環境承載能力。研究了農牧業生產系統中氮肥的流動和循環以及耕地、農作物和畜禽養分平衡的關系。并運用畜牧業生產理論和線性規劃,利用豬飼料蛋白質當量和糞便氮排泄當量等相關參數,建立了農牧交錯帶農田承載力的數學模型。將其他牲畜和家禽轉換成豬當量,以評估研究區域內畜禽的環境承載能力。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對氨循環的研究更能體現畜禽環境污染情況。在中國,人為來源的畜禽養殖氨排放比例為40%~50%。因此,從氮循環的角度,研究者研究了氮排放量與氨排放量之間的關系,并計算了單個或某個牲畜單位質量的平均氨排放因子。將不同牲畜的平均氨排放因子乘以區域一級畜禽養殖數量(即活動水平),以計算區域一級畜禽養殖的總氨排放量。并根據不同的側重點建立多個相關氨循環模型,同時對其進行核算比較。該研究思路是現在的熱點,還需進一步探討。

2.2 生物法

畜禽養殖場廢水成分復雜,且受成本影響,經常選用以活性污泥法為代表的價廉高效的生物法處理廢水。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出水水質好、高效的處理方法,但其處理抗生素的效率在不同國家、城市不盡相同,主要是由于處理設備、進水水質、操作條件不同。活性污泥法又分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膜生物反應器(MBR)、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等。不同處理工藝對不同種類的抗生素處理效果差異較大,因此在處理含有抗生素的污水時,應根據抗生素的種類來選擇合適的工藝。

2.2.1 生物好氧活性污泥法

抗生素在好氧活性污泥中的轉化是通過生物與非生物2種過程產生的結果,其中非生物過程包括吸附、水解、光解等,由于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曝光率較低,光解過程很難進行,因此非生物過程以吸附和水解為主。生物過程則是微生物利用有機污染物并將其轉化為低毒的代謝產物。采用SBR處理厭氧反應器出水,發現好氧處理過程對廢水中的SMZ(磺胺二甲嘧啶)去除率達84%。采用UASB-SBR組合工藝處理養豬場廢水,COD和NH4+-N的去除率達到94%和96%。但好氧活性污泥法存在出水水質不穩定、水力負荷小、可能存在有毒的中間產物等缺陷。應聯用高級氧化技術或厭氧工藝,接種優勢抗性菌株,以穩定出水水質。

2.2.2 生物厭氧活性污泥法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又稱厭氧消化(Anaerobicdigestion),是指在無氧條件下,厭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產生CH4和CO2的過程。厭氧處理法工藝設備簡單,能耗低,污泥產量少且具有產甲烷的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在養殖場的廢水處理中。采用中溫膨脹顆粒污泥床(EGSB)處理青霉素廢水,COD和SO42-去除率達80%以上。但是厭氧活性污泥法具有細菌生長速度慢、對環境敏感、倍增時間長等缺陷。養殖業的污水通常含有高濃度COD、SS(固體懸浮物)、氨氮類化合物,使用單獨的厭氧工藝通常抗生素去除率不高,并且難以達到出水排放標準,通常將厭氧與好氧工藝聯合使用。

2.3 集中處理

集中處理模式已經成為小型養殖小區或分散養殖戶處理畜禽養殖廢棄物的主要方式之一,這主要是由于小型養殖小區或分散養殖戶不成規模飼養,養殖數量年度動態變化較大,環境意識差,建場無規劃、無環境評價,普遍缺少污水收集系統,廢棄物處理設施簡陋,處理成本較高,養殖戶不愿意且無力單獨進行畜禽糞污治理。采用集中處理模式從根本上解決小型分散畜禽養殖場污染問題,建立“物業化管理、專業化收集、無害化處理、商品化造肥、市場化運作”的區域型畜禽糞污集中收集處理中心模式,培育了一批規模大、競爭力強、質量好、效益高的處理中心,有效地解決了小型分散養殖糞污難以處置的問題,摸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獨具特色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新路子。

2.4 畜禽糞便進行處理的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畜禽糞便在處理技術上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相對而言,在畜禽養殖中具有一些固體污染源,其中畜禽糞便以及畜禽尸體等都是其重要來源。要想在真正意義上將這些固體污染物進行全面的處理,可以利用固液分離以及干撿這樣的方式。同時遵循著減量以及無害這樣的原則。將焚燒和干燥處理方法運用其中。

對于干燥法而言,在含水量低糞便中具有較好的利用,將風能以及太陽能進行綜合性的利用,進而對糞便進行及時的處理。不僅能夠將糞便中的水分逐漸降低,還具有滅菌以及除臭這樣的功效。對于機理干燥法來講,主要劃分為高溫快速干燥法以及自然干燥法。后者具有這費用消耗小這樣的優勢,但需要時間長,同時對肥效具有降低性作用。在雞糞處理中前者具有較好的利用,但其消耗較大的能源,同時費用較大。

對于焚燒法而言,是在畜禽糞便中經過焚燒最終留下的一些灰渣。其中能夠將一些熱量進行收集,進而用在取暖以及發電之中。這樣的方式能夠將糞便量不斷減少,同時具有滅掉蟲卵的重要作用。另外,焚燒法具有一定的功效,但在實際焚燒中會導致溫室氣體的出現,進而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實際應用較少。

3 結語

總之,畜禽糞污處理應本著“綜合利用優先、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運行費用低廉化”的處理原則,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處理模式。同時隨著國家和科研人員對畜禽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高效、經濟、生態的處理模式必將成為今后的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

[1]邢子金.畜禽養殖污水生物處理模式探討[J].畜牧業環境.20×20(02):17.

[2]史建云.畜禽養殖管理與環境保護[J].中國畜禽種業.201×9(12):29-30.

 

養殖論文范文 第7篇

題目:搞好養殖環境控制,提高生豬養殖經濟效益

摘要:如何更好地控制生豬生產環境問題,提升整體適應能力,本文分別從種公豬、種母豬等方面探討了環境對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影響,分析和探討有針對性的相關防控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養殖環境;生豬;影響;對策

進入21世紀以來,以規模化生豬養殖為特征的現代養豬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同時帶來的疫病和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豬發病死亡率高、治療和預防成本高、養殖效益不穩定甚至長期低價位徘徊,豬的重大疫病在某些地區頻繁出現,病死豬隨意丟棄帶來的水質污染和環境壓力,“瘦肉精”、抗生素殘留等問題屢禁不止,豬肉價格和質量安全備受關注。養殖理念和管理水平落后,以及技術措施滯后等原因直接影響養殖效益,同時造成了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和豬肉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養豬業發展的瓶頸。提高豬的福利待遇,解決養殖污染和豬肉中的抗生素、激素和藥物殘留問題,改善養殖環境,生產放心綠色豬肉,發展綠色高效生態健康養豬業,成為未來生豬業發展的主流。只有提高規模養豬場的現代化設施裝備水平,正確合理使用無毒、無藥物殘留、無副作用的飼料添加劑,才能控制好養殖環境,提高養殖效益。

1 環境對生豬養殖的影響

1.1 環境對公豬的影響

環境對公豬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公豬精液品質上,其中溫度和光照對其影響很大。在溫度較高時,公豬的生精能力會減弱,射精量也會減少。光照時間對其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一般豬的興奮高峰都是在冬季,但冬季又是一年中光照時間相對較短的季節,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精子數量會減少,可能導致死精率或胎兒畸形率上升。

1.2 環境對母豬的影響

環境對母豬有一定影響,主要體現在豬舍內空氣、濕度、溫度以及地面等條件。在高溫環境下,母豬進食量減少,攝入的營養不足,可能會影響生殖性能發揮。在長期高溫情況下,母豬可能在發情期排卵異常,甚至是不能發情,從而使受精卵質量下降,同時這種風險隨著豬年齡增大而增大。或者是當豬舍內衛生環境較差時,舍內糞便沒有及時清理而使有害氣體增加時,母豬生殖能力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其生命健康也會受到威脅。

1.3 環境對豬仔的影響

環境對豬仔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因為仔豬體能較弱,各方面發育都不完全,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豬仔在身體機能發育過程中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差,此外初生豬仔皮毛一般比較薄,皮下脂肪相對較少,對寒冷的抵御能力較弱,如果豬舍地處潮濕可能會使豬仔受涼而引發腹瀉,所以,處于新生豬仔階段的豬死亡率最高。

1.4 環境對養育肥豬的影響

新生仔豬經過1個月左右的母乳喂養后會進入斷奶階段,斷奶后的這個階段稱之為增肥階段。這時隨著豬仔飲食的增加,體內各項肌肉和脂肪不斷增多,對環境適應能力也不斷增強,抗病能力不斷提升。但不良的養殖環境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一階段的生長發育,也會影響豬仔增肥。

為了進一步促進生長育肥階段豬仔的生長,獲得最佳的育肥效果,為其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非常必要。適宜的環境下,豬仔可以更好地利用飼料來增長,提升養殖效益。環境溫濕度及飼養密度都會對豬仔生長和育肥產生影響。如果生長環境溫度過高,育肥階段的豬飲食欲望下降,采食量減少,導致生長速度減慢。但一般來講,生長環境的濕度對育肥階段的豬生長影響不大,但當溫度較低時,濕度過大可能會導致育肥階段的豬抵抗病能力下降,使其患上疾病[1]。

豬舍養殖密度過大時可能會影響育肥豬生長,適當的飼養密度可以讓豬快速進食,良好的休息,從而提升體重, 所以需要合理利用圈舍,保證生產效益最大化。

2 搞好生豬養殖環境的主要措施

2.1 科學建造豬舍

在過去,許多人在進行生豬養殖時,多采用老式的豬舍,這種豬舍的防寒和避暑能力都十分低下,與此同時除臭等技術也不完善,使得豬舍內環境質量低下,影響豬的正常生長。同時大量疾病在豬舍內流行,對養殖場的效益有巨大的不利影響,因此對豬舍的改建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有一個良好的圈養環境,才可以更好地提高養豬的效益。這就要求在豬舍的設計上要因地制宜,以此來確保豬舍的通風和采光符合豬群生長的要求,例如在南方,夏季溫度高且十分潮濕,因此養殖場宜建在地勢較高處,同時增加通風及降溫設施,降低豬舍內的溫度和濕度,以此來保證豬能夠正常地健康生長,減少養殖場內疾病的流行。另一方面還需要做好豬舍內的殺菌消毒工作,及時通風,減少病菌在豬群內大量繁殖的可能性,減少豬群內部疾病的流行,保證豬群安全,提高養殖效益。養殖場外部可以建造漚糞池,其大小可以根據養殖場的規模和豬的數量來決定,豬舍地面應建有有利于糞污被沖到池內的足夠坡度[2]。定期清理糞尿,同時再利用進行堆肥,不僅可以將糞便中的病菌消滅,減輕其對空氣的污染,也可以再次利用提高經濟效益,避免了糞便對地面水源環境的污染。與此同時,修建豬舍時,也需要對豬群的特點和其生產需求給予更多的考慮,例如在豬舍內留有較大的窗戶,以保證室內的通風換氣。出欄區等區域適宜建設在距離大門較近的地方,不僅方便運輸,而且滿足成豬出欄的需求。

2.2 使豬崽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豬仔進欄后要將豬按性別和個體大小等衡量標準進行分欄喂養,從斷奶至出欄期間,飼料可根據豬的不同階段的不同需要進行合理搭配來喂養,以充分利用資源,增加日增重以確保豬仔的健康成長。同時還要做好豬仔的日常管理,在豬仔進欄一周的時間內,耐心做好豬仔的監控工作,對其大小便以及睡覺的位置進行調教,以幫助豬宰養成在固定地點排便和睡覺的習慣,這樣可以保持豬在豬舍內的清潔,以減少病菌滋生,促進豬仔的健康成長。此時的豬仔抵抗力較強,手術時流血較少,去勢后可以使豬的日增重更多,也可以讓豬肉品質更好,肉質更加鮮美,以提高養殖場的營業效益。

2.3 養殖過程中合理使用藥物

對于藥物的使用要做到科學合理,嚴防藥物濫用,使用藥物要以防治為主,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切不可為了減少用藥而放任豬群內疾病滋生。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按照豬的規定免疫流程給豬進行疫苗的接種,如豬肺疫、豬丹毒等疫苗。在豬圈的日常清掃中,要堅持嚴格貫徹消毒制度,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消毒,根據養殖場內的需要,可采用高錳酸鉀或生石灰等消毒方式,盡可能采取高效低毒的藥物,以降低消毒過程中對于環境的污染。對豬群要進行定期驅蟲,第 1次在豬仔斷奶 1月后,第2次在架子豬階段驅蟲,多采用體內驅蟲,例如使用 丙硫咪唑和阿維菌素等藥物[3]。加強豬的糞便管理,以防止患病豬的糞便污染環境造成更多的寄生蟲危害。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對豬群的觀察,一旦發現豬群中出現疫情,一定要立即隔離進行治療,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切實阻隔各種疾病蔓延的可能性。在對豬群規范用藥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等文件,不可以私自濫用藥物,禁止在飼養過程中對豬使用對人體有害的藥物添加劑。

3 結語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豬肉的品質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規模化的生豬養殖也漸漸成為了當今養殖的主流,為了更加迎合當今的市場需求,增加養殖效益,需要養殖人員根據自身情況不斷改進養殖場的內部情況,為生豬養殖提供更好的生長空間,以提高肉類的品質,實現生態化、綠色化的養殖產業鏈。

參考文獻

[1] 李金波, 邱禮城, 陳惠明, 等. 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技術現狀分析[J]. 現代農業科技, 20×17,(12): 3.

[2] 夏艷萍. 提高生豬養殖效益的關鍵技術[J].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 34(5): 115.

[3] 王善高, 周應恒, 張曉恒. 畜禽養殖環境效率及其污染物減排——以不同規模生豬養殖為例[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19, 24(9): 232-247.

 

養殖論文范文 第8篇

題目:淺談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摘要:我國水產品的產出來源主要分為養殖和捕撈兩種,但是捕撈的水產品產量并不穩定而且捕撈的水產品種類和質量均不可控,因此,增加養殖的水產品投入,將養殖作為主要的產品來源,能夠保障人們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下的飲食健康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飲食健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水產品逐漸成為一種新的主要的消費選擇。因此,如何保證水產品在產出數量巨大的同時質量不受影響,已經成為廣大民眾所關注的問題,提高養殖技術,增強養殖工作效率和質量,不僅能夠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還能滿足現代人綠色健康的需求。

關鍵詞:綠色生態;水產養殖;養殖技術

引言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認識到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出現,推進養殖效益大幅度提升,對生態環境進行了有效保護,在推進水產養殖行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重大貢獻,從而實現淡水養殖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本文分析了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基本內容,探討了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方式。

1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概述

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即根據已經成熟的養殖技術和相關條件,結合養殖產品周邊環境以及其具有的生物特性,通過模擬水產生物原生活環境來進行的低消耗、高效率的創新養殖方式。這種養殖技術的核心理論就是最大限度還原養殖產品的自然生存環境,從水體含氧量、營養成分、微生物群落組成、水體生物分層等方面入手,遵循目標水產生物自身原有的生活狀態,促使其自身品質向野生環境靠攏,在提高自身產品質的同時,加速其成長和繁衍速度,利用周圍環境的力量,提高水產品自身的病害抵抗能力,減少養殖人員的管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促使淡水養殖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2綠色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應用意義

應用綠色養殖技術是實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行業快速進步與發展,但是水產養殖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因此,在水產養殖中要重視對綠色養殖技術的運用,提升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綠色養殖技術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快速進步與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升,對于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都是政府部門與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水產品是人們的重要食物,許多養殖戶在水產養殖中使用違規飼料與藥物等,難以保障水產品最終質量,而綠色養殖技術的運用,為食品的安全筑起一道防線。綠色養殖技術是推進養殖行業競爭實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我國各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壓力,水產養殖行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要重視對綠色養殖技術的有效應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以此獲得更多競爭優勢。

3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分析

3.1合理選擇養殖環境

對于水產養殖而言,水域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和產品的健康生長有很大關系。通常情況下,淡水養殖都是在池塘中進行的,在運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時,要科學合理的選擇池塘,不僅要保證水體環境的良好性,還要確保池塘周圍沒有污染。如果提前沒有做好調查工作,而是隨意的選擇池塘,那今后會對水產品的健康生長產生不利影響。也要考慮到交通條件,保證水產品可以快速的運輸出去,實現很好的銷售。為了創建出自然的生長環境,可以在池塘中種植水生植物,例如水草,對于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是非常有利的。水草種植要堅持適量的原則,絕對不能過多,否則會帶來不良影響。在種植水草之前,要對池塘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種植面積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這樣水體中就會存在有益菌和微生物,可以增加水體環境的優勢,為淡水養殖提供可靠的保障。環境選擇是淡水養殖的第一步,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可以保證水產品的健康生長。

3.2根據實際情況科學選擇水產品種

淡水養殖中開始的水產品的選擇最為重要,使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也是一樣。首先,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應用前期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地理環境以及水紋條件綜合分析,選擇出最符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水產品種類,切忌養殖戶盲目跟風選擇搞經濟性水產品種。其次,水產品種選擇還應該將其抗病害能力考慮其中,盡量選擇具有較強適應性的生物種類,有效提高水產品存活率,增加養殖的抗風險性,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最后,結合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的核心理念,構建出多層次的養殖環境。即根據魚類在水中生活層次不同,選擇多種魚類和經濟水生物,搭建池塘生態循環,合理的控制混養比例,這樣既可以提升主要水產品的質量、活化池塘環境,又可以給養殖戶提供額外的經濟效益。

3.3淡水水產病害防治

淡水水產養殖共生主要指的是水產品和相關的植物共同生長,兩者在養殖池內相互依靠。在防治淡水水產病蟲害的過程中水生植物主要有2個重要的作用:①水生植物能夠對魚類的糞便進行吸收轉換,增加營養物質的含量;②淡水水產的排泄物有助于植物生長,植物生長較好就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提升水域含氧量。混養主要指的是,在養殖池內飼養多種不同的淡水水產品,這樣能夠對水生生態系統起到一個完善的作用,降低水產的病蟲害。對相關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如果養殖池內1種水產種類超過50%,那么整體的病害發生概率就會大大增加。如果使用混養的方法就能夠對養殖池內的生物鏈進行豐富,并同時使得水生生物多元化,從而有效的防止病蟲害。

3.4合理調節水質及應用飼料

在淡水養殖過程中應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為了實現對水產品養殖數量和質量控制,對水質進行合理調節是重要的方式。要求工作人員在水產養殖中要做好水質調節工作,通過相關生物工程技術的有效應用,充分地保障水質調節的質量與效果。如,在水質調節中,通過在水體中投放沸石粉、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劑達到凈化水質的目標。通過對相關有機物的培植,提升水質綜合治理效果,實現對水體內細菌規模有效控制,為水產品的生長創造良好環境。飼料也是影響水產養殖規模與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充分保障水產養殖的效果,對飼料進行合理選擇是非常必要的。應當選用不含有激素或抗生素的飼料,充分保障綠色生態養殖的效果。與此同時,通過在池塘中投放適量甜菜堿以及腐植酸,可以使水產品的肉質得到提升,為水產品養殖效益提供重要保障。

3.5水產生物養殖水域生態修復技術

應用循環水模式可對水體中固定化的微生物系統進行利用。建立人工浮床系統,水生生物養殖水域通常會含有較為豐富的營養,而水生植物根系發達,能夠在生長過程中逐漸的對水環境中的富營養進行自主吸收,能夠有效的降低水產養殖出現的污水排放量,即能夠有效的提升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也能夠體現出水體保護的生態效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養殖淡水產品的過程中,要對養殖環境、養殖物種以及菌種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并且有效調節水質,使得淡水養殖的綠色生態性得以保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多品種混養的方式,選擇適宜的種類構建一套穩定的養殖生態系統,不僅可以有效控制養殖中疫病的發生率,提高水產品的質量以及產量,也能減少由于施藥而導致的環境污染。

參考文獻

[1]劉勇.淺談生態養殖技術在養殖中的應用[J].畜禽業,201×9,30(11):46.

[2]李廣洪.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分析[J].新農業,2×019(21):49-50.

[3]周淑琴.探究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養殖中的應用[J].新農業,201×9(21):50-51.

[4]許小艷.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淺析[J].江西水產科技,20×19(04):23-24.

[5]于麗.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9(08):53+52.

 

養殖論文范文 第9篇

題目:探討對蝦養殖如何科學清塘消毒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蝦養殖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保障蝦養殖質量提高,需要進行科學的清塘消毒,以消除有害菌的對蝦養殖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闡述蝦養殖過程中清塘消毒的重要性,探究蝦養殖的清塘方法和步驟,并分析科學消毒方法,旨在為蝦養殖戶的清塘消毒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蝦養殖;清塘;消毒

前言

當前在蝦養殖業中,“小棚蝦”是一種南美白對蝦養殖中成功率相對較高的模式,具有水體穩定、便于管理和受不良氣候影響較小、防傳染能力較強、畝產效益高等特點。不過對于春季棚蝦來說,在6月底時,養殖活動結束,其會在塘底積累大量的老化藻類和糞便等有機質,同時也會滋生較多的有害菌。對秋季棚蝦的放苗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需要進行科學的清塘消毒工作,以保障秋季棚蝦的養殖質量。

1 科學清塘消毒的重要性

清塘消毒是蝦養殖中一個重要環節,養殖人員在蝦放苗之前,需要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清理,有效消除淤泥、殺滅害魚和害蟲等,從而保障蝦養殖具有相對良好的生長環境。因此對于常規的土塘、高位塘和冬棚放養對蝦之前,需要進行清塘作業。這是由于在長期養殖過程中,在塘底會積累較多的殘餌和糞便、淤泥、死亡藻類等有機物質。如果不進行清理,其會在發生腐爛后而分解出大量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會消耗池塘中較多的溶解氧,對蝦養殖的健康產生不利作用。另外一方面,在養殖池塘中存在著大量的病原體,比如寄生孢子、休眠卵和細菌、病毒等。如果沒有經過徹底的清除,則會在水溫不斷上升的條件下而感染對蝦。因此科學清塘消毒是保障蝦養殖質量的重要環節和手段[1]。

2 蝦養殖清塘方法和步驟

在蝦養殖過程中開展科學清塘的方法和步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清理。養殖人員需要利用人工或者機械的方式對池底進行清理,如果池塘底部的淤泥較厚,則要去除10-15cm的淤泥。而且還要有效的去除上一輪養殖殘留的對蝦糞便以及殘餌和動物尸體等形成的有害污染物質。通常是在春季棚蝦收捕結束之后,將池塘內的水排干,開展池塘清理整修,減少塘底聚集的有毒有害物質。一般情況下,主要采用小型拖拉機對棚底污泥進行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

清除。初步清理池塘底部后,需要對塘內或者池邊的雜魚、雜蝦、蟹類和甲殼類動物進行全面的清除,避免其成為蝦病原的中間宿主,降低蝦養殖感染病原的概率。

沖洗。養殖人員需要在夏秋季節的降雨天氣,使用人工高壓水槍對池塘的底部淤泥進行清理,以沖洗的水不發黑為標準,保障塘底得到有效的清除。

暴曬。在蝦養殖清塘消毒作業中,對池塘底部進行清除和沖洗后,要進行暴曬,直到池塘底部出現干裂為止。從而保障池塘表面的有機物發生氧化,消除有害有機物。同時在暴曬時,養殖人員可以在塘底種植適當的植物,以降低池塘底部的肥力、改善池塘底部的土質環境,有利于提高蝦養殖的經濟效益[2]。具體來說是在底泥翻耕之后,將塘底完全暴露在陽光之下,再根據放苗的時間,盡可能保持長時間的暴曬,以實現底泥有機質充分硬化,降低寄生蟲和病原菌以及病毒的存活率。

3 蝦養殖池塘消毒方法

3.1 清塘消毒的藥物選擇

在蝦養殖中,進行清塘后需要進行消毒,當前比較常用的藥物包括有傳統生石灰、漂白粉、強氯精和碘制劑等幾種。其中生石灰是傳統清塘效果相對較好的藥物,其是由氧化鈣組成,當其遇水后,則可以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而生成氫氧化鈣,可以將池塘水中的pH值提升到11以上,并且還會發生發熱反應,能夠比較有效的殺死蝦病原菌和微生物。不過在實際選擇使用中,則需要對底泥的pH值進行檢測,當其pH值呈現為酸性時,選擇生石灰可以解決池塘的酸性化問題,對蝦養殖的水質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一旦池塘底泥呈現堿性,則不可選擇生石灰,不僅會造成水體的pH值過高,而且要也會耗費大量的人工和生石灰量。

漂白粉是另一種常用的清塘消毒藥劑,其在遇水后會釋放出一定量的次氯酸和堿性氯化鈣等。同時次氯酸會釋放出新生態氯,具有較強的殺菌和滅蟲等功能。而且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具有用量少、藥性消失較快等優點。通常情況下,在清塘4-5天后則可以放苗。不過缺點是含有氯殘留,而且用量較大,不利于操作。

強氯精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清塘消毒藥物,在水中強氯精可以發生水解反應,生成具有強氧化性的次氯酸,其又可以釋放出活性氯及初生態氧等,從而促使次氯酸的氧化作用與活性氯的氯化作用共同構成對塘底的消毒機理。這一過程之中,次氯酸氧化的主要功能是殺毒,可以破壞磷酸脫氫酶或者與蛋白質發生氧化反應,從而殺滅細菌和病毒。而初生態氧能夠氧化菌體蛋白,殺除病原體。活性氯的作用是對細菌或者病毒的蛋白質產生影響,形成氮-氯復合物,以干擾細胞代謝,有效殺滅細菌。在實際應用中,強氯精的性質相對穩定、用量較少,而且殺菌率較高,可以在清塘后的2-3天進行放苗。但是其缺點是存在較大的刺激性氣味,在應用時,養殖人員需做好防護

[3]。

碘制劑作為消毒藥物,即是指聚維酮碘。因為蝦養殖池塘的面積都相對較小,野雜魚等大型的敵害生物數量少,所以養殖人員一般會選用碘制劑來進行消毒作業。碘制劑通過釋放游離碘以破壞細菌的新陳代謝,從而起到殺滅病毒和真菌的效果。在應用過程中,主要的優點是比較方便和速效,不存在刺激性氣味,消毒效果較為明顯。不過選用碘制劑的缺點是費用相對較高,對一些大型的敵害生物效果較差。

3.2 消毒方法

對蝦養殖池塘進行消毒的具體方法即是在清污工作結束后,開始進水并充滿池底,然后選擇適當的消毒藥物。如果對池塘底質進行檢測為酸性,其pH值相對較低,一般要選用生石灰作為消毒藥物,可以在每畝一米的深度投入150kg的生石灰,養殖人員最好選用塊石灰,保障其遇水后可以發揮最大熱量。而如果池塘底質檢測為堿性,其pH值相對較高,需要采用漂白粉作為消毒藥物。每畝一米深度可用13.5kg漂白粉。在實際消毒過程中,養殖人員要控制進水進過40-60目篩過濾,可以阻止病毒宿主進入池塘。使用消毒劑等對水體進行消毒,此時應當根據放苗的時間和藥品的藥效期決定藥物。

4 科學清塘消毒的注意事項

養殖人員在開展科學清塘消毒時,首先需要保障消毒藥品的良好保存,注重通風、陰涼,避免藥物中混雜異物,影響其性質;其次是要注重清塘消毒操作的安全性,由于漂白粉和強氯精都是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全程佩戴長筒塑料手套,并帶好防護口罩;其三是在清塘結束之后進行測水試苗,養殖人員可以對利用生石灰進行清塘作業的池塘開展水體pH值檢測,當其恢復到正常值范圍后,才可放苗;對于使用漂白粉或強氯精的池塘,則檢測水體余氯含量,水質達標后在進行試苗和放苗;最后要對水質未達到標準和試苗不成功的池塘進行解毒。對pH值過高的池塘則使用多元有機酸、對余氯含量較高的池塘選用硫代硫酸鈉開展解毒操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學的蝦養殖清塘消毒技術需要養殖人員充分掌握清塘的方法和步驟,并合理選擇消毒藥物,把控消毒方法,注意清塘消毒中的關鍵事項,盡可能的保障清塘消毒效果,提高蝦養殖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源泉.池塘清淤和消毒的技術要點[J].科學養魚,2×019(03):14-15.

[2]高文軒.生石灰消毒清塘的七點注意事項[J].科學養魚,20×18(07):79.

[3]孫福先.南美白對蝦溫棚養殖經驗總結[J].河北漁業,20×17(04):43-44.

 

養殖論文范文 第10篇

題目:畜牧養殖環境類型及對策

摘要:畜牧作為我國農業的重要組部分,對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傳統類型的畜牧業在經營時,也會給環境帶來污染,不僅影響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影響著生態平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對食品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綠色食品也成為了備受人們歡迎的產品。因此,綠色畜牧業的發展更加符合當前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畜牧業在發展中轉變以往經營模式,利用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形成良性生態養殖循環。

關鍵詞:畜牧業;養殖環境;類型;對策

對畜牧業發展來說,經濟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對畜牧業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所帶給環境的壓力,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影響了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因而,養殖人員要深刻認識到當前養殖環境的嚴峻性,樹立環境保護意識,認真遵守相關部門下達的各項保護措施,以實現養殖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推廣畜牧養殖技術的意義

在現代化畜牧養殖業中,推廣、應用綠色畜牧養殖技術,對畜牧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其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助于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在推廣和應用綠色畜牧養殖技術時,可以有效降低對抗生素和激素等藥物、添加劑的使用,減少畜牧產品藥物殘留。第二,可以為畜牧養殖帶來更多的效益。隨著人們對畜牧產品需求和要求的日漸增多,綠色產品更加符合市場發展需要,但在市場中綠色畜牧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而綠色畜牧養殖技術的使用就可以提高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其推廣更進一步促進了綠色畜牧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畜牧業經濟效益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三,有利于降低環境污染,減少生態破壞。綠色養殖技術的應用。既符合綠色環保理念,又可以通過對病死牲畜和牲畜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減少畜牧養殖活動帶來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提高了養殖的效益。

二、畜牧養殖動物常見的疾病類型

1、普通病。動物的普通病涉及的范圍較廣,主要以產科疾病、內科疾病與外科疾病為主,而產科疾病是主要疾病中最為復雜的一種動物疾病。動物的產科疾病是在動物生產的不同時間基礎上,將患有產科疾病的動物分為孕期、分娩與產后階段的疾病。而外傷感染與口蹄疫疾病是動物外科疾病的主要組成部分。

2、寄生蟲病。動物的寄生蟲病比較容易分類,主要體現在寄生蟲疾病方面。寄生蟲病是以動物身體為生長環境的疾病,寄生蟲的生長過程是吸取動物體外與體內的營養物質來完成的。動物的寄生蟲疾病,暴發最多的體內寄生蟲病是原蟲疾病與蠕蟲疾病,暴發最多的體外寄生蟲病是節肢動物疾病。一般而言,寄生蟲疾病中的寄生蟲,其宿主都是固定且穩定的,只要在宿主身上吸取到足夠的營養物質,寄生蟲的生長就能得到一定保證。在傳播方式上,寄生蟲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接觸傳播。

3、傳染病。傳染病是由微生物病原體引起的一種傳播性疾病,其傳播對象可以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或者是動物與動物之間。由于傳染病具有易患病與傳播快的特點,因此一旦有動物發生了傳染病現象,有極大可能會讓所飼養的其他動物同時都患上傳染病,這對動物養殖者的經濟與健康方面帶來了非 常不利的影響。

三、畜牧養殖動物的疾病防控對策

1、加強人員培訓。由于當地養殖戶的學習意識不強,對其的培訓也沒有完全到位,這使得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養殖戶仍會采用不科學、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因此,當地技術人員要加強對養殖人員的培訓工作。首先,技術人員可以用實地走查或者集中講課的方式,向動物養殖者培訓疫病防疫方面的知識,使養殖人員的養殖方式更加專業化和科學化,只有讓養殖人員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防止動物疾病的目的才能從根本上得到實現。其次,當疫病發生時,技術人員要及時趕往疫病發生地,協助養殖人員開展處理與善后的工作。如養殖者的養殖場所中發生 了群體性的傳染疾病,技術人員還要在第一時間內幫助養殖者對 感染動物進行隔離措施,并把相關的配藥知識傳授給養殖者。最后,當地的獸醫人員還要對養殖戶普及疫苗知識,向其宣傳疫苗的重要作用,讓養殖者主動到獸醫診所或者動物防疫站進行疫苗注射,以此提高動物在疾病上的免疫能力,從根本上預防動物疾 病的發生。

2、改善飼養環境。就自然環境而言,該縣氣候呈現出溫和的特征,夏冬兩季也很少有極端性天 氣出現,這樣的環境為動物的飼養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因此,養殖戶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飼養環境,而飼養環境的改善措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其一,養殖者在對動物的飼養過程中,要格外注意飼養場地的衛生情況與通風情況,對飼養場地要進行定期的消毒與打掃,保障飼養場地的通風良好,以此防止病菌進一步滋生。其二,建立飼養場地的污水處理系統,對動物每 天產生的糞便要及時清理,以此讓動物的居住環境更加衛生、安全,降低動物相關疾病的發病幾率。其三,要不斷完善養殖場地的設施與設備,特別是通風與排污設備。由于動物之間的傳染疾病大都是通過空間這一媒介來進行傳播的,保持養殖場地的空氣流通,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動物傳染疾病的發生。此外,排污設 備的作用主要是讓動物的糞便不堆積在養殖場地中,在保證養殖內部環境的清潔與衛生基礎上,達到降低動物發病率的目的。

3、科學飼養動物。畜牧管理部門要加強內養殖者的預防理念建設,不能讓養殖者在飼養過程中持無所謂的養殖態度,反而在疫病發生后才開始思考相應的處理措施,而這里預防理念的建設工作主要體現在對動物的飼養環節。相關管理部門與獸醫技術人員要幫助養殖者設立出科學的飼養制度,向養殖者普及分段飼養觀念,即飼養措施必須要符合動物的生長規律,以此使動物更加健康的成長。于此同時,在飼料的選擇方面,獸醫技術人員可以先作一定的比較研究與實踐考 查,得出分析結果后再向養殖者推薦更具針對性的動物飼料,增強動物的身體素質,為動物的成長提供更多的營養。

4、落實檢疫工作。第一,完善該縣的防疫檢測制度,特別在動物新品種的引進上,獸醫技術人員和養殖者要對養殖場地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并對這些動物實施隔離觀察措施后,才能讓這些動物進入養殖區域。第二,當處于動物疾病高發季節時,當地獸醫技術人員要秉承預先防護原則,做好相關宣傳和防范工作。如有動物已經患上傳染疾病,獸醫技術人員要在進入養殖區域前,對自身進行相應的響度工作,以免對其他動物開展治愈工作時,造成間接傳染的情況發生。第三,對已經死亡的動物,獸醫技術人員與養殖者要對養殖區域進行消毒和隔離,從而確保養殖地的衛生環境達到標準。

隨經濟和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國畜牧業發展迅速,成為農民增收和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主要動力。然而由于部分養殖戶缺乏環保觀念,養殖場缺少先進的養殖設備和技術,對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為了實現畜牧業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從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著手,讓養殖戶意識到為了節約成本而犧牲環境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還要推廣新的綠色養殖技術,定期對禽畜進行消毒和殺菌,共同打造一個健康綠色的環境,然后科學合理地進行養殖,實現生態養殖。

參考文獻:

[1] 桂 蘊,徐小玲,廖雪瓊.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應用在農村的作用[J].中國畜禽種業,20×18,(5):26-27.

[2] 張國月,鄭權,柏坤桃.畜牧養殖業對環境污染的風險及其防治對策[J].畜牧與獸醫,20×17(4):152-153.

[3] 楊智勇,周來寶,沙維.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10):250.

[4] 朱由田,萬雪,李穎.畜牧養殖業對環境的影響[J].中國豬業,20×19,5(7):21-22.

 

結束語: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關于養殖論文(精選10篇)的所有內容,本論文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綜合分析。結合實際調研和案例研究。系統地闡述了養殖行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探討了養殖環境、飼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和措施。本研究旨在為養殖從業者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幫助他們提高養殖效益,降低風險。

]]>
http://m.zaixiuxing.com/5635.html/feed 0